民俗文化

京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2014-11-2 22:54:53  作者:48365365备用网站  来源:www.51egouw.com  查看:9  评论:0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自称“京族”。1958年5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在越南,京族是主体民族,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京族占越南总人口近90%。
  京族的起源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族自治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12月25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为地市级)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1951年中央访问团联络组曾深入京族地区调查访问,并写出《防城二区巫头、澫尾、山心越南族概况》,文中写道:“据老辈传说,越南人(即京族——引者)原先住在越南的桃山(即涂山——引者)做海为生,大概10多代前,刘、阮两姓在海上打鱼,赶着一群大鱼来岛上,当时岛上没人住,荒草树木,虎兽很多,越人见此人少,打鱼做海容易,即住下来。其后刘、阮两姓又回桃山邀来黎、李等姓同来做海,此后子孙繁衍,有了这么多人。”1953年中南民委及广西民委又曾对京族的社会历史进行联合调查,记述的材料更为翔实:在巫头、山心、澫尾三岛,京族共有25个姓氏,各姓群众都公认刘、阮两姓迁来得最早。1958年,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调查材料(当时防城划归广东)也说:防城境内京族共30个姓氏,其中刘姓最多,占20%,阮、黄、吴、苏、武五姓次之,共占41%,来得最早的刘、阮二姓已有16—17代,来最晚的裴、曾、丁三姓只有2—3代,一般为9代左右。诸姓京族分别从越南涂山、清花、宜安、花丰、瑞溪、芒街、万柱、角白等地迁来。
  京族的民族节日
  哈节
  京族除了和汉族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哈节”。
  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京族农历六月初十(沥尾、巫头岛)或八月初十(山心岛),正月二十五(红坎乡)时,当地京族要过最隆重的“哈节”,由歌手“哈妹”轮流吟唱。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3天3夜,一边宴饮,一边听唱。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据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用优美的含义深刻的歌来反抗封建财主,深受京族人民的欢迎。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人们建立了哈亭。节日期间,全村欢聚一起,通宵歌舞,并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比武、角力等活动。“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每逢哈节,京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听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唱哈的活动过程,大致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个部分。节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镇海大王”等诸神迎于哈亭,节日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开始祭神,祭神完毕,即入席饮宴、唱哈。这是唱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节目有情歌、灯舞、乐舞、歌唱族杰等,这是唱哈节的高潮,人们纵情欢歌跳舞持续多天。唱哈至尾声时进行送神,送神毕,唱哈节结束。
  春节
  春节家家都要做“白薯(米乙)”(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乙)。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京族的民族饮食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污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1958年正式改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从事沿海渔业。京族三岛又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珍珠养殖场。
  京族主要从事海洋渔业,同时又受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表现在饮食习俗上就是从大米为主食,红薯、芋头为杂食、喜食鱼、虾、蟹、鱼汁及糯米制品。妇女爱嚼槟榔。
  京族人家普遍喜吃糖食,特别喜欢用糯米糖粥来招待客人。无论在哪一家作客,主人总要把客人视为良朋贵宾光临而喜气洋溢。在茶余饭后之际,给客人捧出甜润润、香喷喷的糯米糖粥;要不就是绿豆糖水、糖汤粉丝或红薯糖汤等等。
  为什么京家人这么喜欢糖食,而且特别喜欢以糯米糖粥或其他甜品来招待客人呢?
  “糖”是甜蜜的,京家人以此隐喻着对幸福的向往和寄托。京族有句古老的谚语:“家积万金,不如高朋满座”。由此可以窥见,京家人在传统习俗上对友谊的珍视和崇尚。而糯米糖粥的甜润胶蜜,正是寄寓着“友谊常在,如胶如漆”的美好愿望和虔诚的民族心态的啊!
  京家人认为,家中有客常来,是人生很幸福的一种殊荣。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以自己最崇尚的“甜蜜”之情来敬奉客人。这种以“甜蜜”寄寓着“幸福”、“美好”的习俗事例颇多,在生活社交中几乎随处可见。
  例如,在婚娶的习俗仪式中,男方向女方送定婚礼时,其中就少不了“糖”和“糯米”。在节日习俗中亦如此,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的早餐,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糖粥;八月十五中秋节吃“团圆饭”首先吃的也是“糯米糖粥”;哈节祭神首先就要有糖糯米饭。此外,在民间歌谣中以“甜“来寄寓”美好“的现象也很普遍。
  特色饮食
  鲶汁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京族人最爱吃的,最会吃的当然是鱼虾了。京族渔家平时以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叫“鲶汁”,是京族地区独特的产品之一。
  鲶汁在市场上一般叫鱼露,是用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每年3至6月间,渔民家家腌制鲶汁:在一个洗净的大瓦缸内底垫上稻草和沙包当过滤层,过滤层下的缸底脚边凿一小孔,安装上塞子及漏管。将清洗好的小鱼及盐一层一层铺在缸里。
  缸装满后,上压重石,加盖密封。一星期后,打开漏管,鲶汁不断流出,其色如浓澄汁,清香四溢,吊人胃口。待到漏管中已流不出鲶汁,“头漏汁”便告取尽。然后向缸内再添冷却了的盐开水,过数日接取“二漏汁”;最后压滤“三漏汁”。
  就其质量来说,一次比一次差点。因而头漏汁多出口东南亚各国,二漏汁多在国内市场销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即便是三漏汁,也会使初尝者赞不绝口,回味生津。俗语说:“千汁万汁,不如京家鲶汁”。做汤时加些鲶汁,汤味顿觉鲜美;吃肉时蘸以鲶汁,入口便觉清香。
  “风吹(米乙)”是大米制成的食品,当点心吃。用热水浸泡大米后磨成粉浆,舀入直径40公分的铝制托盘,将盘漂浮放在开水锅里蒸熟成一张张薄粉膜,撒上芝麻,置于大眼蔑屏上以炭火烘干即成。因其轻而薄,似乎可迎风而起,故称“风吹(米乙)”。
  其味香脆可口,旅行出海或居家待客,都很方便。若把蒸熟的粉膜切成细丝烘干,即成“粉丝”。把粉丝、螺贝肉、蟹肉、沙虫干、虾仁等海味混在一锅煮,就是“(米乙)丝海味汤”,只要一次品尝,便会终生难忘。
  京族的婚姻习俗
  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大多自由恋爱,用对歌物色对象。对歌后,如果男方钟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脚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会照样将沙踢回对方。通过这种踢沙方式或互相对掷树叶的活动,建立感情,再请“兰梅”(媒人)传递爱歌,双方还要互赠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对,就被认为天生成双,可以缔结婚约(称作“对屐”),然后男方带着礼品,请些歌手去女方对歌认亲。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和树林里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对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幸福愉悦的歌声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对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
  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京族婚制
  民族内婚。京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京族的传统婚姻绝大多数是在本民族内部通婚,与邻近的汉、壮民族通婚的很少。
  同姓不婚。在京族的传统风俗中,一般同姓不婚,严禁姑表婚,若有违反,必将受到族规的制裁。
  父母包办婚。京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大都是由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家庭为了劳动力的需要,或招婿上门,或买童养媳(长大后“圆房”)。
  媒人牵线婚。
  京族的宗教信仰
  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别是与海有关的神尤为敬仰。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上一篇:怒族的风俗习惯
下一篇:基诺族的风俗习惯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48365365备用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