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读《太极拳体用表解》•探讨“丹田”-黄天赐

时间:2014-11-23 10:11:26  作者:48365365备用网站  来源:www.51egouw.com  查看:63  评论:0
太极拳体用表解》是杨露蝉宗师曾孙杨振铭(守中)于1961年在香港订正发表的文献。《太极拳体用表解》主要分为“原理”及“应用”两部份。本文以《表解》简称之。

《表解》中:太极拳之“原理主旨”是: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宜内敛,气宜鼓荡。”

首先是以“气”为主旨。“气”之运行在人体内,中医理论的“气”是与时辰相连相应,循经脉系统走向而运行。可见于《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

“正气运行,各终真目,五常之气,大过不及,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则天道可见……”

行气宜鼓荡,是以内气而言,并非呼吸之气。行气和运身是密切相关及连在一起,以气为主,运气于内,身动于外,气势鼓荡而绵绵不断,所以在《表解》中论述:

“气之行走,或沉4丹田’,或贴脊背,均当徐徐行之。”

《表解》中提出:将内“气”之行走路向,点明了“气”沉到“丹田”去,继而又解释:

“气沉至‘丹田’,方不致有气脉偾张之弊。”

由此我们需要对“丹田”作出探讨:黄庭经:黄为中央之色,庭为四方之中。大致内容讲述:胎息、嗽咽、内观、服气、存神、固精等养生方法。黄庭位于关元之上,幽阙(肾)居后。“田下三寸神所居”即“命门”,是为藏精气之穴,为人生命之根本,以内观五脏六腑,及以咽津养灵根,纳气至“丹田”又归黄庭。

一、丹田与气的关系

始于魏晋隋唐时期,在西晋皇甫谥的《针灸甲乙经》开始记载有关道家思想及养生等概念,及以穴位论述与任脉、督脉的关系。始见“周天”、“内丹”的名词,而“丹田”一词也见于书籍当中。

隋唐时期名医孙思邈,后人称“药王”,医著中汇集了儒、佛禅、道、武学、瑜伽的静心养生的精要,著作中有记载“丹田”与任、督二脉的养生修炼与关系。而基于历代典籍资料显示,结合现代医学与养生相关的理论及神经学与任、督二脉的关系,“丹田”部位与“任、督二脉”的关系,都是记载“气”的运动状态,及所循经有关部位对健康的影响。

宋代出现大量载录了有关任脉、督脉治方医籍。明清时期,以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的“丹家河车妙旨”为主,其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了“任督二脉一功”的养生关系。而有关任、督二脉用药的记载大量出现。

二、丹田的部位与功能

“丹田”是脐(神厥)下的部位靠关元与气海,历代描述殊异,深入体内,无形质,无大小,只是那么个部位。但丹田能归纳内气,而处于任督二脉之间,可起调适之作用。“丹田”是历代医家及道家论述养生的重要部位。“丹田”不是器官、不是肌肉、也不是穴位,与肌肉神经没有关系,所以“丹田”不是身体功能性的部份结构。

“丹田”与“能量”是没有关系的,宇宙间所有生物的“能量”是与“生物力学”有关系,而生物运动所产生的能量,是与时间、速度、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例如熊搏斗时的熊掌发出的“能量”,及各种动物搏斗时所发出的各种“功能性”的“能量”,都与“丹田”无关系。

吾幼随家父“黄道益”(现年96岁)学医习武及练习气功已数十年。回忆儿时在深水埗医馆附近夜摊,围观气功表演,卖艺者以锤击小腹,击腹无恙,无痛感,据云乃丹田内功。

询之家父,父曰:丹田非身体组织器官,无形质,以何抗击?惟江湖技艺并非医学,不可通论。
读《太极拳体用表解》•探讨“丹田”-黄天赐

黄庭经译文:

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后有幽阙,前有命门,嘘吸庐外,出入丹田。审能行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关门壮龠盖两扉,幽阙侠之高魏魏,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志不衰,中池有士服赤朱,横下三雨神所居,中外相踞重闸之,神庐之中务修治,玄膺气管受精苻,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理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保守……


Copyright © 2002-2012 48365365备用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