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论杨式太极拳之内劲-梁凯明

时间:2014-6-13 14:21:35  作者:48365365备用网站  来源:www.51egouw.com  查看:44  评论:0
“内劲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孙禄堂著《太极拳学》)。太极拳要求“运劲如百炼钢”和“运劲如抽丝”。对太极内劲的练习,需要严格按照整体柔顺,均匀放松,去除拙力的要领去进行。不然,如《太极拳论》所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最终习之还是难解其意。故至今日,提及太极内劲,众说纷纭,其中有的说法相互抵触,甚至怀疑其真。本人对照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近代太极拳家的论述和老前辈的心得与笔者的体悟,就此抛砖引玉,对杨式太极拳内劲作一浅陋的论述,如有不妥之处,望明者指正。

一、太极内劲的形成

首先要明白太极内劲与力的区别。简单地讲:力出于骨,劲蓄于筋。如对太极内劲与力进行简单的对比,其解释是:后天拙力是局部的,僵硬的,难于传递的;先天内劲是整体的,灵活的,周身贯通的。经常使用外力容易气浮喘息,经常锻炼内劲可蓄力养气,延年益寿。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习练太极拳时或看相关著作时,不能简单地将太极拳语言中的“劲”字仅仅理解为力量。虽然从古到今,“劲”字的主要词义是与力量有关的,但从古到今,“劲”字除了表示力量外,也表示与力量无关的,比如“劲头”“干净劲”就不是表示力量,而是表示神态、情绪、兴趣、程度等等。太极拳语言中所谓的“劲”字也有多种概念,并非都是表示与力量有关的,比如我们在推手练习时所谓的“听劲”就与力量没有关系。

太极内劲的形成来之于人体的中和。何谓中和?“中也者大本也,和也者达道也”。“中”即虚无之意,非刻求之意。“和”即由虚无之意状态下产生的功能,在太极拳中曰内劲。其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蓄神。虚无之意并不是昏昏欲睡或迷迷糊糊,而是收心返听,神不外散。其二是拳中规矩。如太极走架行拳(不是打太极操式的表演套路)、六合、九要、顺逆、动静等等。内劲的产生是在符合太极拳规矩的条件下,通过对虚无之意的修炼来实现的。这是一个由微到著,由静到动的过程,通过对明劲、暗劲、化劲三个阶层的修炼,以及对行拳走架、推手对练、散手技击等步骤的练习,达到内外合一、动静合一、体用合一这三大基本技能的形成和逐步实现。所以,内劲是将人体的感应能力、基本技能和打法融合为一的产物,并通过一个瞬间的、人体内外协同的技术动作来完成的。因此,内劲表现为人体在经过特殊锻炼后所产生的适应机制。

“形整”是内劲形成的必要条件。在太极拳的修炼中,要想自己形整就需要通过站桩、走架的练习来逐渐完成。因此,一方面桩架、拳架在拳术中的修为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只有合理的桩架和拳架才具有修为形整的作用。所谓合理,必须做到“六合”的要求,即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气与力合。这是生成体内中和之气的基础。桩架、拳架的内意就是体验是否符合内三合的要求。外三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所谓的形整,是产生整劲的外在结构基础,是中和之气与肢体的动作相协调,形成内劲。

练出太极拳的内劲必须从内气的练习开始,这是太极拳先辈们总结出的经验。太极拳一开始就与内气发生不可分离的关系,如《十三势歌》中有“转变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这些句子都说明了练太极拳时对内气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杨式太极拳的内劲就讲究人体气圈的运用,通过盘架子培养元气使之渐充,浩然之气便可由会阴周围升腾至百会周围,将胯、腰、肩三道气圈由中线向左右分隔,形成六个半径圈。浩然正气粗大,促使右肩之半径圈向下转便能发出对拉内劲;再通过内气,就可以协调人体肌肉的各种力,从而产生各种劲力。习练太极拳达到形整之后,其体内的内气就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那么人体全身肌肉力量的运用就形成内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与腰,形于手指”说的就是太极拳的内劲在发力时的传递形式。练气注重的就是呼吸。第一层练拳术走架之呼吸,将舌卷回,顶住上腭,口似开非开,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着意于呼吸,因手足动作合于规矩,是为调息之法则,亦即炼精化气之功夫也。第二层着意于丹田之内呼吸,又名胎息。第三层呼吸虽有而若无,勿忘勿助,即是神化之妙用。明劲时呼吸来往宏大,自己能听到声音;暗劲呼吸仍然宏大,但已听不到声音;化劲虽以轻如鹅毛置于鼻端,呼吸出入不有微动,而做到胎息。

二、杨式太极拳第一层内劲修炼:明劲

明劲是通过形整的修炼产生内动,胎息初成,且能由内动发动形整时,所产生的内外合一之劲,此为内劲的初始阶段。

明劲的练习无论是站桩还是走架练势,五指开始都可以极力撑开,使掌心劳宫穴的吸力过大过实,拇指根部的关节向外撑的劲力也极大,因而体现出来的劲力,也就劲大力足,但所练出来的劲力会僵滞不活。随着习练的深入可以在练习中逐步将这种僵力转换为圆活灵巧之劲。注意松肩,肘尖要下垂,并使前臂中的尺桡二骨蕴藏一定的内劲;塌腕,劳宫穴宜内含,其吸力不可过实过大,要使五指弯曲成弓形,自然地相分伸出。练时要慢慢的,用时要快要猛。明劲是刚劲,不是蛮劲,是“明白”的劲,是懂得的劲,是按规矩练出的上下相连、整齐、内外如一的劲,久练,自然会松,松中再出的劲才是真的刚劲,不是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练出来的才是刚劲。在以后练暗劲、化劲时一样有致命的刚劲,那是极柔后在虚无中发出的劲。

明劲是小学功夫。进退起落,左转右旋,形式有间断。初学者练习发劲,不可能通过放松来理解发劲的原理,而是要通过全部力气来发力,要有每发一拳即把人体打穿的强烈意识,因发力配合开合呼吸,所以不会伤身。只有把力量打出来了,才谈得上放松发力,之后才谈得上打出太极拳的明劲来。开始只管放力去打,轻轻松松地把最大的力量释放出来,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拙力尽去后,此时身上的筋骨已经完全舒展开了,把这股劲练成自然的,练出速度,这时的对抗力和撑抱力就已有小成,随随便便放在人身上就是一个整体,你要用拳打,一拳就可以把人放翻;一个趟步就可以把人趟起来,因为对方要用局部受你的整体力。练习明劲的根本就是“舌顶上腭,提肛,气降丹田”。平时体用,要琢磨怎么用劲,加上丹田,不知不觉就用上了劲。此时习者已具有内外合一的至刚整劲,故可产生硬打硬进之能。此时内气已通小腹,从而打通任督二脉,胎息初成。

三、杨式太极拳第二层内劲修炼:暗劲

所谓暗劲,就是将内外合一之劲隐而不发、循环转运于周身。暗劲即明劲在习者机体内隐而不发的转换机制。此时因习者的内气比明劲阶段更为充盈,初步通奇经八脉,循环往复于周身,故内气可逐步随意在周身上转运,渐臻形气合一、动静不二的程度。

暗劲在杨式太极拳技击架中是以站桩——龙行式,来练的。练时要慢慢的,浑身上下像虫子一样蠕动,尤其是丹田的蠕动,手往回收蓄劲时,全身都松了下来。长期习练此式,自然丹田饱满,内气充盈,全身放松。练时是以定步练习,逐渐过渡到活步,纯粹是以丹田元气来催化关节,进行发力,会明显体悟到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内劲渐渐在体内生长出来的感觉。这时,出拳一点贯性劲也不借用,完全是从后腿蹬起的丹田力气。与人接手一出手,自己觉得没有怎么用劲,可是对方却觉得受到很大的内力冲击。

暗劲易筋,练气,化神。拳中所用之劲,是将形、气、神合住,两手往后用力拉回,其意如拔钢丝。龙行式中两手前后用劲,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丝绵,又如两手拉硬弓,要有用力徐徐拉开之意。两手或右手往外翻横,左手往里裹劲;或左手往外翻横,右手往里裹劲。两手往前推劲,如同推有轮之重物,往前推不动之意,又似推动而不动之意。两足用力,前足落地时,足跟先着地,不可有声。然后再全脚掌着地,所用之劲,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后足用力蹬劲,如同迈大步过水沟之意。明劲有声,暗劲无声。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

暗劲是大学之道。明劲初成后再习练暗劲五六年,身中内外之景况,与练明劲之时又不同。此时用劲,不见其形,疾如闪电,一发即收,一出手必如雷动电发,使敌不得尽其守御之。发劲时外示柔软,内涵坚刚,足腿用劲,由脊发出,当机立断,应发即发,不可迟疑。此时在技击中已能做到劲由内换,所谓的意到气到,形随劲发,无时不然,即有形无迹之用——周身无处不太极。

四、杨式太极拳第三层内劲修炼:化劲

所谓化劲,就是将内外合一之劲通透于周身,达到无形无意、感而遂通的程度。化劲即暗劲练到至柔至顺的程度,习者内气比暗劲阶段更为充盈,完全打通奇经八脉,发动冲脉功能,即冲空中脉。到此境界,拳已渐合于道。考历代习武者,能够达到此境界者,少有人在。

化劲即炼神还虚洗髓之功夫,是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谓之柔顺之极处,暗劲之终。柔劲之终,是化劲之始。明劲暗劲,亦皆有划劲。划劲是两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谓短劲,如同手向墙抓去,往下一划,手仍回在自己身上来,故谓之划劲。练化劲者,与前形式无异,所用之劲不同。所练之时,将手足动作,顺其前两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并非真不用力,周身内外,全用真意运用耳。手足动作所用之力,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腹内之气所用亦不着意,亦非不着意,意在积蓄虚灵之神耳。呼吸似有似无。化劲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二种。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至饮食、茶水之间,皆是用;或有人处,或无人处,无处不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道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时出之。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其心,心空也。身无其身,身空也。

化劲成就的标准是,好像与万事万物都有血缘关系,有耳聪目明返老还童之效。化劲阶段就出了虎豹雷音,这是生命更新的声音。到了化劲阶段,变化也无穷,打人跟变魔术似的,身形没有边,这是有了神变。劲也、理也、性也,内劲即天地之理也,又人之性也。

总之,内劲的修炼是学习太极拳之核心,依据合理的桩架和拳架进行站桩和走架练习,是其惟一的法门。站桩、走 架,两者缺一不可,尤其走架练习是修炼成内劲的必经之路。因此,重修内而不重修外或重修外而不重修内,或内外分修,舍弃走架等等做法,皆得不到内劲修为之要窍,终生难得内劲之究竟。同时内劲在健身中的作用不伺于球类、体操、舞蹈等运动,又有别于打坐、站桩、导引等气功运动。这是因为前者重外不重内,而后者重内不重外,两者皆不能使人体机能达到体用合一的最佳状态。所以,作为内劲修炼的核心就是中和。


Copyright © 2002-2012 48365365备用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