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武学

李小龙截拳道研究与分析-徐立阳

时间:2014-3-20 23:05:13  作者:48365365备用网站  来源:www.51egouw.com  查看:899  评论:0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截拳道的创始、截拳道的武学独到性、截拳道与传统武术的区别以及截拳道对西方技击特点的吸纳几方面对截拳道进行分析,就其哲学理念、击拳的技巧、应用形式及其具体作用对截拳道进行全面的研究,指出截拳道的特点以及对中国武术发展引发的思考。 
  现在的截拳道社会地位进一步增强:首先是截拳道进入了现代化教育的高层领域,从民间登上了高等学校的讲坛,如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已与湖南体育学院联合办学等。其次是截拳道走向社会企业,即有些截拳道组织已与一些企业联姻,以开创截拳道运动发展的新路子。再者,民间的截拳道运动开展相当广泛,全国有上百万人在研习截拳道,目前公办、民办、个体截拳道武馆、截拳道学校不断涌现,遍布城区,在国内又一次掀起了一个截拳道大潮。为适应广大业余爱好者及专业人员的需要,截止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多种专著,《李小龙实战功夫精萃—截拳道》、《李小龙风采再展一截拳道功夫教程》与《李小龙传世绝技一截拳道腿法功夫》,还有关文明先生的《截拳道汇宗》与钟海明先生编译的《李小龙技击法》及功夫研修专家高鸿鹏先生的《李小龙脚踢法阐秘》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国内唯一的关于李小龙生平、影视生涯、截拳道技术的画册《写真李小龙》,深受截拳道爱好者欢迎。这些专著的发行,对国内截拳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截拳道的科研工作不断深化:截拳道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学科的技击运动项目。近几年来,广大研究专家同美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相结合,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湖南省的“中国国际李小龙截拳道研究总会”便是其中的皎皎者。此外,由该会主办的全国唯一的截拳道专业研究杂志《截拳道世界》已正式出版了,这是世界截拳道史上的一大盛事。再者,由武术专家石天龙先生主演的电影《截拳宗师》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印象,这亦是截拳道界的一大喜事。截拳道正在走向世界:截拳道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 
  1 截拳道的渊源与创始 
  1.1 中华武术渊源及发展概况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项运动项目。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做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并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沿用至明末;清初又称“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以及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表明武术已经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武术的体育化使其内容、形式及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到今天,武术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认识武术。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技击术不可能是中国独有的。比较世界各地的技击术,武术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即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模式,也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技击术。其次,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散手运动的技术固然更接近于实用技术,但由于受竞赛规则的规定,亦将其限制在体育竞技运动之内。总之,归结为一点,武术具有明确的体育属性,同时,武术又融汇社会哲学、中医学、美学、伦理学、兵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1.2 截拳道的创始 
  作为中国武术的特殊发展类型,截拳道已经以风靡全球的影响力立于中华武术之林。宗师李小龙自觉地以中西哲学理论指导实践,从而集世界武学之大成而创立了世界最强而且全真全能的武道哲学系统——截拳道(JKD)。截拳道是一种个性化武道,在李小龙的生活与武道生涯中,由于他注重个人风格的发挥,因此他不赞成拘泥于形式,也不赞成为传统而传统。对于这一点,李小龙之子李国豪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过:“截拳道这种功夫是父亲集世界功夫之大成而独创的。所以说这种功夫除了我父亲李小龙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到,甚至我亦学不到,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小龙。”在李小龙墓碑前的精美石刻上,便用英文写着:“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同时,他生前亦说过:“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经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得多,也更有价值。”因他创造截拳道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武道来解放习武者,使他们不再受格斗风格、武术形式和各种既定主义的奴役。 
  截拳道超前的革命性武道哲理被世界武坛奉为武道经典,从而直接地影响和促进了从亚洲到欧美的世界实战性武道的创新改革,进而推动了20世纪世界武术发展的进程,赢得了全世界武术家和搏击爱好者最广泛的尊敬和赞扬。在李小龙的有生之年,正式拜过的师父只有叶问一人,但他与一些武坛名人的交流间接地提高了他的武道水平。对于上述武道,李小龙是创造性地进行了吸收与融合,而非盲目照搬,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多的引进只能成为自身前进过程中的负担。所以说,振兴截拳道宣扬的就是应该脚踏实地,辩证地去接受一切新事物,从而使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2 截拳道的武学独到性 
  关于李小龙的截拳道的武学独到性,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1)从其哲学理念上看截拳道的根本和精华就是李小龙的武道哲学思想,一种关于武道的解放思想的哲学理念,一种中西文化碰撞下融于李小龙血脉心灵的内在无形武器,一种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大道之理。1961年,李小龙进入了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国际名校“华盛顿大学”(UNIERSITY OF WAS HINGTON),学的专业是哲学。对此,他曾解释说:“我之所以选读哲学,是因为哲学会告诉你为什么而活着。”李小龙遂沉湎于哲学的海洋里,他崇拜的东西方哲学家中,有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德国的尼采,法国的萨特,以及黑格尔与释迦摩尼等。他尤其欣赏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既要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要追求自由,而不被理性所束缚。至于当他看了尼采的书后,觉得尼采的书就是为自己所写的,因为尼采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李小龙亦渴望并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强者。 
  截拳道是一种武道哲学,并且截拳道是一种发展中的武道。“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首先是科学的,而且是批判的,充满无穷活力和无限创造力的发展哲学。”所谓的“截拳道”根本无法进一步将李小龙的思想更深一层地进行开拓和发展。李小龙在大学时代的一篇武术论文中曾写到:“两种力量,虽然他们表现出的是一种矛盾的两方面,而事实上却是相互依赖。换个角度讲,是统一不可分的。在武术中阴阳的运用原则体现在和谐统一的韵律中,它要陈述的一点就是万事协调而非彼此对抗,并非是对抗的力量和动作。凡是发乎自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绝不刻意或竭力而为。从李小龙自己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其独特的哲学理念:突破传统与形式,不迷信权威,将思想从既定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让它自由的流动,认识自我,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认真刻苦地锻炼完善自我,真实地表达自我,在奋斗中实现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从其武术形式特点上看,如果说,研习者只知道盲从和模仿,则永远也无法找到武术的真谛。例如,同样的一拳一脚,由李小龙打出则属于截拳道的范畴,而由其他人刻板机械地打出,则未必就是“截拳道”,所以必须将截拳道的技与理进行有效的融会贯通,以及将截拳道与现有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武道再进行一次有效的结合,才能逐步寻求到真正的截拳道之“技”与“艺”,进而可探求和独创真正属于自我的新武技。 
  截拳道的基本拳法中主要有:截拳道直拳、左直拳、右直拳、翻背拳和勾拳:基本步法有:滑步、侧步、疾步、快速前进与快速后退:基本腿法有:侧踢、勾踢、扫踢、旋踢、反勾踢和反击腿法以及拦截与格挡技法;此外还有一些诱敌与刁抓、佯攻、戳击技巧等。截拳道是一种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技术,是最为全面的综合性格斗技术系统。我们都知道截拳道是一种包罗万家,而不为万家所包含的世界大成性之武道,其指导原则是兼收并蓄,学以致用,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与以武入哲。当年李小龙宗师在伊诺山度大师与詹姆斯·李等人的大力辅助下,从世界范围内的数百个武道系统中精选了26个类型的精华元素作为截拳道的基础,从而包括踢、打、摔、拿、跌、夺(指自卫术的徒手夺器械技术)等综合性的完整的技术结构。 
  截拳道是一种攻击性的武道。截拳道中的“截”首先意味着“阻止”或“截击”,打的是一种攻击型的防御战法,当然这亦是李小龙的一种创新,也就是一种以积极有效的进攻来代替消极、被动的防御,即所谓“攻击即最佳的防御”。李小龙的武技从最初的训练到实战,自始至终都强调人体潜能的极大发挥,而且无论研习者的体格如何,经过系统训练后都可发放出力重千钧的毁灭性攻击来。一个好手与初学者之间的差别是,好手能善于用机会作连环而给以致命的攻击。他能运用其敏锐的知觉,并采用主动的攻击来发起有效的进攻。当然出拳踢腿时的配合亦须十分有计划,以便每一击之后必可制造另一空档而去重创对手,直至其倒地不起为止。 
  在截拳道的形式上更为突出的是其实战性特色。截拳道是一种实战性武道。“一个搏击者必须经常保持心灵单纯,他的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搏击。”作为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武道,任何有类似于“国术”、“空手道”的所谓的截拳道,都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因为他们并非身处于搏击的涡流中,而是仅徘徊于周边部位。衡量一个人是否是武道高手的重要标准,就是他的功夫是否是纯粹以实战为目的,因为过硬的打斗能力将比任何花哨的“说”、“教”都更具有说服力与震撼力。一味创作虚幻的招式,无异于是在建筑空中楼阁。所以说,只要有效地击败对手,就是高超的技术,对此,你应掌握每一个机会,以任何一种方式,去达到自己的愿望。 
  (3)从具体作用上看截拳道的“截”首先意味着“阻止”与“截击”。确确实实,截拳道是一种攻击型的武道。截拳道的重要护身自卫制胜秘诀是:不讲究方式方法;切忌心慈手软;出其不意、快速突然;讲究的是克敌制胜,要求以赢得胜利作为结局,作为一种防御术系统而存在。并且截拳道又是一种实战性武道。“一个搏击者必须经常保持心灵单纯,他的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搏击。”成为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武道。而传统武术是一项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上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散手运动的技术固然更接近于实用技术,但由于受竞赛规则的规定,亦将其限制在体育竞技运动之内。 
  3 截拳道与传统武术的区别 
  (1)从应用形式和场合上讲,可将截拳道分为竞技截拳道和护身截拳道。截拳道护身术是截拳道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在生死关头用于保全自己的生存技巧,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赢得胜利,保全自己。这也是截拳道之所以不同于传统武术的原因所在。为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运用一切手段,不要受到任何特定手段的束缚。这就是它所追求的武术效果与精神。“截拳道面对现实,是求真的艺术。它能善用各种方法技巧,以求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截拳道注重效果,反对肤浅与浮华,截拳道的武学指导思想正逐渐被搏坛所推崇,像美国特种部队格斗训练就是由李小龙的截拳道发展而来的。李小龙亲传弟子布兰斯执教的美国特种部队徒手格斗五大原则,第一条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截拳道护身术的原则是:“需要就是理由,有利就是合法,效果就是原则。”截拳道最伟大之处在于它让我们的思想从禁锢与狭隘中解放出来。
  (2)就击拳的技巧方面而言,截拳道的击拳不仅仅意味着出拳和击中目标。因为出拳准确,快速而有力仅是击拳技巧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击拳技巧还包括出拳时身体的姿势、位置、出拳与收拳的路线以及发拳的方法等。在截拳道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拳是前手直拳。以此为例,我们在实践中可以看出,这种拳速度快,是因为它只打出最短的距离。这种拳击的准,是因为它径直地向前打去。这种拳用力最小,因而不会使自己失去身体的平衡。前直拳是由警戒式打出的,拳的运行轨迹应在自己的鼻前成一条直线,可用鼻尖为准星。而且一般截拳道的前直拳,比传统拳法的出拳可多打出一些。在截拳道中,对于前短直拳和前长直拳,是都要运用的。短拳用于近身格斗,长拳用于中距离格斗。后手或“防御”之手应总是高抬护住脸和下颚的,以保护上身免遭对手反击。后手主要用于防御,并补充另一只手,如果一只手在出拳,则另一只手应收回保护身体,或使对手的两臂不能做动作,以防他反击,后手应始终处于对暴露的路线或缺乏保护的部位负责的位置,以及能跟随出击的战术位置。然而无论是前手击打,还是后手击打,落拳点都应该是一致的,可用鼻子尖作为指向点。而拳从鼻子前径直地打出并保持后手不动,是肯定优于传统拳法的,当前手向前打出去时,后手要随时准备阻止或挡开打向自己的拳头,还要准备反击。可见,截拳道是以攻击、防御为主体,并以自然、和谐为宗旨,以无形之法打败有形之击。截拳道出拳的一大优点是,既能打出前直拳,又能得到良好的防护。既能保护身体,又能在一拳击空的情况下迅速恢复成原先的姿势。相比之下,传统的拳法是从髋侧出拳的,这样就使这一部位暴露出来,从而易遭打击。拳头打出后,终止于身体的一侧,则另一侧,尤其是面部,在拳收回至髋部时则暴露了。从中可看到截拳道与传统拳法出拳的差异。就截拳道拳法而言,手既能保护面部,也能保护身体的左右两侧。而传统拳法,仅使身体的右侧受到保护,可见,采用截拳道的拳法已完全将拳打出,而采用传统拳的拳法却仍只处于在出拳过程中。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截拳道都以创新的姿态,发展着中华武术,以其与众不同的形式与作用立于世界武术之林。它在继承着中华武术的精髓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在武学发展中对多元化因素的吸纳,尤其是西方人特有的精神文化的融合从而出现的飞跃。 
  4 截拳道对西方文化技击因素的吸纳 
  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由于东西方社会的文化环境差异,亚洲传统武术传入西方社会后,其自身的独特性质也会明显受到影响。这一影响导致在西方社会中演练武术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即整体论的、功利主义的及运动性的。功利主义的方法讲求效率,其实用性是武术在发展上更倾向于对直接进攻与挑战因素的运用与膨胀。这就使武术在强身健体上的功能趋于淡化,对于宣扬与教育的作用也日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实用为目的的演练。他不在强调套路,不再拘泥于形式,不再用于传承。 
  截拳道在武术发展中融合了西方人特有的气质,也就是冒险与挑战精神。实用与取胜原则,这在李小龙的截拳道中有了很好的体现。截拳道更注重攻击与获取胜利,以不断进攻作为防御,体现截拳道的攻击性武道特色;同时又以自然防御作为自救的方式,体现了一种技巧性与实用性,并以灵活的拳法体现了西方的自由精神。 
  西方武学以自由搏击为例,它又称“国际自由搏击”、“欧美全接触自由空手道”等,它不拘泥于任何固定的套路招式,而是提倡在实战中根据战况自由发挥,灵活施展拳、脚、肘、膝和摔跌等各种立体技术,长短兼备,全面施展,以最终击倒或战胜对手为目的。自由搏击技术是简捷的,但也是实效的,它的技术体系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只要是在踢、打、摔、拿的范围中,经实践证明可行就被采用。 
  自由搏击于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欧美,以美国为主要起源和发展中心,在西方文化环境影响下,在全球文化、经济等大范围交流碰撞和开放融合的历史背景中,逐渐孕育并发展壮大起来,是一种没有套路、没有宗派,强调个性风格,以实战求胜为主旨的西方自由式全接触徒手攻防搏击术。“自由搏击兼容并蓄了东方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柔道、剑道、韩国跆拳道、泰国拳、以及西方拳击和摔跤等武道的精华,”所以说它是现代东西方武道文化和技艺的最佳结合产物,是当今世界武坛独树一帜,高度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先进实战武道,体现了人类武道融汇的成果和结晶。 
  截拳道在它的武道中就使汲取了这一独特的西方气质,把中华传统武学的柔性强化,把武术的精髓扩展到了一个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层面。这就是对中华武学的一种创造性的发展。从而形成的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它以它与众不同的魅力宣告着,中华武学的博大与无穷的发展境遇。 
  5 由截拳道的研究对武术发展的思考 
  在当今的竞技舞台上,不管是与技击貌合神离的套路运动,抑或戴上护具的散手运动,都给中国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对传统武术的汲取。只有这样,武术才能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见中华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吸纳了各种因素的同时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最根本的武道精神保留与发展。这将为武术的不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新起点。无论其如何发展与演化它都是对中华武术的一种反映及继承。 
  6 结论 
  传统武术在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后,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历史。在冷兵器时代它是个体自卫和民族抗争的有效手段。今天它的军事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它的现在绝不是因为“技击”而生存,而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它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方金辉.中华武术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26-38. 
  [2]编写组.中华武术论丛[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3]王红辉.李小龙克敌绝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18-26. 
  [4]陈青山,梁亚东.搏击术精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57-62. 
  [5]舒建臣截拳道手击技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1-41. 
  [6]舒建臣截拳道擒跌技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5-20 
  [7]舒建臣截拳道脚踢技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3-26. 
  [8]舒建臣.截拳道连环技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13. 
  [9]舒建臣.拳道攻防技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5. 
  [10]舒建臣.拳道功夫汇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3-39. 
  [11]李白伟.拳道两截棍技法汇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1-22.


Copyright © 2002-2012 48365365备用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